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深化法治教育,共筑法治校园|燕京理工学院法学院师生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学习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完善高校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培养机制,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举办了“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此次意义非凡的活动由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司法部联合主办,旨在将丰富多元的中国法治实践高效转化为高质量法学教学资源,全面提升法学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法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燕京理工学院积极响应,特别设立分会场,组织教生集中观看法治大讲堂活动。法学院全体教师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参与了此次集中学习,共同沉浸在法学学习氛围中。

会议伊始,法学院副院长袁泉教授强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培养新时代法治人才的重任,全体师生提升自身法治素养刻不容缓。此次法治大讲堂旨在为教师和同学们搭建学习平台,助力大家深刻理解法治理念,进而更好地融入日常学习和工作。

本次大讲堂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苗生明进行“刑事司法基本理念问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谈到司法的使命和职责是维护公平正义;其次阐述了充分认识司法理念对办案效果的重大影响,指出司法理念决定当事人的前途和命运,需要司法人员有情怀、有担当;最后介绍了刑事检察司法理念的概要。

苗生明副检察长着重阐述了充分认识司法理念对办案效果的重大影响。正确的司法理念犹如灯塔,指引着司法工作者在复杂案件中做出公正判断。只有树立科学、合理的司法理念,才能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实际办案过程中,司法人员应避免机械司法,注重案件背后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此外,详细解读了刑事检察司法理念。刑事检察司法理念涵盖了一系列原则和观念,包括疑罪从无、宽严相济等。疑罪从无原则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要求在证据不足时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宽严相济则强调根据犯罪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合理适用刑罚,既要打击犯罪,又要注重教育改造,促进社会和谐。

此次法治大讲堂内容丰富详实,案例生动鲜活,让与会师生受益匪浅。本次活动不仅为师生提供宝贵学习机会,助力提升自身法治素养,更为学校进一步推动法学教育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注入强大动力。燕京理工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工作,此次组织师生集中观看法治大讲堂,便是学校加强法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勇担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各项法学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不断提升法学教育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法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2025425

法学院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16 15:29:03